Spring Boot 设计之初就是为了用最少的配置,以最快的速度来启动和运行 Spring 项目。Spring Boot使用特定的配置来构建生产就绪型的项目。
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web</artifactId> </dependency>
pom.xml 文件中默认有个模块∶
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test</artifactId> <scope>test</scope> </dependency>
<scope>test</scope>表示依赖的组件仅仅参与测试相关的工作,包括测试代码的编译和执行,不会被打包包含进去;spring-boot-starter-test 是 Spring Boot 提供项目测试的工具包,内置了多种测试工具,方便我们在项目中做单元测试、集成测试。
在目录 src\main\java\下新建一个包:com.reminis.web,然后在该包下创建 HelloController∶
@RestControler 的意思是 Contoller 里面的方法都以JSON格式输出,不需要有其他额外的配置;如果配置为@Controller,代表输出内容到页面。
@RequestMapping("hello")提供路由信息,"hello"路径的HTTP Request 都会被映射到hello()方法上进行处理。
启动主程序
右键单击项目中的 DemoAppicationrun命令,就可以启动项目了,若出现以下内容表示启动成功∶
@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{ @RequestMapping("/hello") public String hello(){ return "hello world"; } }
右键单击项目中的 DemoAppicationrun命令,就可以启动项目了,若出现以下内容表示启动成功∶
如果启动过程中出现java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,请检查 M aven 配置是否正确,具体如下:
Spring Boot 还提供了另外两种启动项目的方式∶
# 进行项目根目录 cd ../demo # 执行打包命令 mvn clean package # 以 Jar 包的形式启动 java -jar target/hello-0.0.1-SNAPSHOT.jar
启动成功后,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∶http∶//localhost:8080/hello, 就可以看到以下内容了∶
开发阶段建议使用第一种方式启动,便于开发过程中调试。
请求传参一般分为URL地址传参和表单传参两种方式,两者各有优缺点,但基本都以键值对的方式将参数传递到后端。作为后端程序不用关注前端采用的那种方式,只需要根据参数的键来获取值,Spring提供了很多种参数接收方式,本章我们了解最简单的方式∶通过 URL传参。只要后端处理请求的方法中存在参数键相同名称的属性,在请求的过程中Spring会自动将参数值赋值到属性中,最后在方法中直接使用即可。下面我们以 hello()为例进行演示。
@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{ @RequestMapping("/hello") public String hello(String name) { System.out.println("name..." + name); return "hello world, " + name; } }
重新启动项目,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 http∶//localhost8080/hello?name=reminis,返回如下内容:
到这里,我们的第一个 Spring Boot项目就开发完成了,有没有感觉很简单?经过测试发现,修改Controllr内相关的代码,需要重新启动项目才能生效,这样做很麻烦是不是?别着急,Spring Boot又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组件来解决。
热启动就需要用到一个组件∶spring-boot-devtools。它是 Spring Boot 提供的一组开发工具包,其中就包含我们需要的热部署功能,在使用这个功能之前还需要再做一些配置。
在 pom.xml文件中添加 spring-boot-devtools 组件。
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devtools</artifactId> <optional>true</optional> </dependency>
在 plugin 中配置另外一个属性 fork,并且配置为 true。
<build> <plugins> <plugin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maven-plugin</artifactId> <configuration> <fork>true</fork> </configuration> </plugin> </plugins> </build>
OK,以上的配置就完成了,如果你使用的是 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,那么恭喜你大功告成了;如果你使用的是 IDEA 集成开发环境,那么还需要做以下配置。配置 IDEA
选择 File-Settings-Compiler 命令,然后勾选 Build project automati cally复选框,低版本的 IDEA请勾选make project automatically 复选框。
使用快捷键Ctrl+Shift+A,在输入框中输入 Registry,勾选 复选框∶
全部配置完成后,IDEA 就支持热部署了,大家可以试着去改动一下代码,等待5秒就会发现 Spring Boot会自动重新加载,再也不需要手动单击重新启动了。
为什么 IDEA需要多配置后面这一步呢?因为 IDEA默认不是自动编译的,需要我们手动去配置后才会自动编译,而热部署依赖于项目的自动编译功能。
该模块在完整的打包环境下运行的时候会被禁用,如果你使用 java-jar 启动应用或者用一个特定的classloader 启动,它会认为这是一个"生产环境"。
单元测试在我们日常开发中必不可少,一个优秀的程序员,单元测试开发也非常完善。下面我们看下 Spring Boot 对单元测试又做了哪些支持?
如果我们只想运行一个hello world,只需要一个@Test 注解就可以了。在src/test 目录下新建一个 HelloTest类,代码如下∶
public class HelloTest { @Test private void hello() { 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world"); } }
右键单击"运行"按钮,发现控制台会输出∶hello world。如果需要测试 Web 层的请求呢? Spring Boot 也给出了支持。
以往我们在测试 Web 请求的时候,需要手动输入相关参数在页面测试查看效果,或者自己写post 请求。在 Spring Boot体系中,Spring 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,使用 MockMVC进行 Web测试, MockMVC内置了很多工具类和方法,可以模拟 post、get 请求,并且判断返回的结果是否正确等,也可以利用 print()打印执行结果。
@SpringBootTest(classes = DemoApplication.class) class DemoApplicationTests { private MockMvc mockMvc; @BeforeEach public void setUp() { mockMvc = MockMvcBuilders.standaloneSetup(new HelloController()).build(); } @Test public void getHello() throws Exception { mockMvc.perform(MockMvcRequestBuilders .post("/hello?name=reminis") .accept(MediaType.APPLICATION_JSON)) .andDo(MockMvcResultHandlers.print()); } }
@BeforeEach注解的方法表示在测试启动的时候优先执行,一般用作资源初始化。由于我的SpringBoot项目版本是2.4.3,集成的是Junit5,JUnit5的环境下, @BeforeEach 和@AfterEach去替代@Before和@After注解。Junit4是使用@Before和@After注解.
在类的上面添加@SpringBootTest,系统会自动加载 Spring Boot 容器。在日常测试中,可以注入bean 来做一些局部的业务测试。MockMvcRequestBuilders 可以支持 post、get 请求,使用 MockMvcResultHandlers.print() 方法会将请求和相应的过程都打印出来,具体如下∶
MockHttpServletRequest: HTTP Method = POST Request URI = /hello Parameters = {name=[reminis]} Headers = [Accept:"application/json"] Body = <no character encoding set> Session Attrs = {} Handler: Type = com.reminis.demo.controller.HelloController Method = com.reminis.demo.controller.HelloController#hello(String) Async: Async started = false Async result = null Resolved Exception: Type = null ModelAndView: View name = null View = null Model = null FlashMap: Attributes = null MockHttpServletResponse: Status = 200 Error message = null Headers = [Content-Type:"application/json", Content-Length:"20"] Content type = application/json Body = hello world, reminis Forwarded URL = null Redirected URL = null Cookies = [] Type = null ModelAndView: View name = null View = null Model = null FlashMap: Attributes = null MockHttpServletResponse: Status = 200 Error message = null Headers = [Content-Type:"application/json", Content-Length:"20"] Content type = application/json Body = hello world, reminis Forwarded URL = null Redirected URL = null Cookies = []
从返回的Body= hello world ,reminis可以看出请求成功了。当然每次请求都看这么多返回结果,不太容易识别,MockMVC提供了更多方法来判断返回结果,其中就有判断返回值。我们将上面的 getHello()方法稍稍进行改造,具体如下所示∶
@Test public void getHello() throws Exception { mockMvc.perform(MockMvcRequestBuilders .post("/hello?name=reminis") .accept(MediaType.APPLICATION_JSON)) /*.andDo(MockMvcResultHandlers.print())*/ .andExpect(MockMvcResultMatchers.content(). string(Matchers.containsString("reminis"))); }
MockMvcResultMatchers.content()这段代码的意思是获取到 Wceb 请求执行后的结果;Matchers.contansString("reminis"),判断返回的结果集中是否包含"reminis"这个字符串.
我们简单做一下对比,使用Spring Boot之前和使用之后。使用 Spring Boot 前∶
通过对比可以发现Spring Boot在开发阶段做了大量优化,非常容易快速构建一个项目。
以上就是详解SpringBoot项目的创建与单元测试的详细内容,更多关于SpringBoot项目创建与单元测试的资料请关注呐喊教程其它相关文章!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notice#nhooo.com(发邮件时,请将#更换为@)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